理头

家门口有家小理发店,开了大概有一年多了。已经去理过大概有七、八次了吧。但是我依然没有搞清楚他们家早晨是几点开门。

那天早晨起来没什么别的事儿做,九点就去了,门还没有开。压了半个小时的马路回来,远远地看见门口黑白两色的转柱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心里就有些不安,心想这么晚还没开门,不会是歇业了吧。走近一看,门倒的确是开了,只是三个伙计都还在准备,要么低着头打理自己的头发,要么低着头在扫地。我使劲把门拉开,想着弄出点什么声音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声音没有盖过他们手里的吹风机。我走进去站着,看着其中一个吹着头的伙计。

他抬起了头看着我,脸上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像是不太理解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想或许是太早了。

我伸出剪刀手朝着自己的脑袋比划着说:“剪头。”

他才恍然大悟一样,跟我说:“先坐会儿吧。”

于是我就找了离我最近的椅子坐了下来看手机,他继续吹他的头。

“先洗个头吧。”过了几分钟,他打理完了自己的头,朝我说。

我把手机揣到裤子兜里朝里面的洗头台走去。里面有两个洗头用的躺椅,我正在考虑应该用哪个的时候,他伸手指着其中一个。我走过去,偏着头往椅子上扫了一遍,确认椅子上没有水珠什么的才坐了上去。洗头很快,冲水,打洗发水,揉一遍,再冲,擦,吹干。前后两分钟的事儿。不推销充值卡,也没有家长里短的客套铺垫。虽然洗的时间短了些,但是是全然属于自己的,能安静地享受。

“怎么剪?”,洗完坐定之后,理发的小伙照例问到。

新人来理就是这点很麻烦,你要跟他解释清楚到底要剪成什么样。

“毛寸儿,周围都剃上去 ,上面稍微短一点儿。”

“都剪短是吧?”

这不像是真的在问我,而只是确认一下,于是我没有再说什么,况且我觉得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且毛寸这种发型,哪怕你什么都不说,光是看现在的样子,也大概能知道一个月前每个部分是多长。问一下更多的是确认这次是不是要换个新的发型。

他也没什么迟疑地上手开剪了。我想他是明白的。

他把围布给我围上的时候,一股汗臭扑面而来。

“你们这个该洗了吧?”

“什么东西?”

“这个。”我的手被盖在围布下面,于是就把整个围布撑了起来。

“这个洗不掉的,做头发的时候滴上去的。”

他说的应该是围布上被染发液染上的颜色。

“我是说汗臭味。”

“我们有洗的,一个星期洗一次,只是那些块是洗不掉的。”

“我没有说那些块,我说的是汗臭味!”

他没有再说什么,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我也不想坐着说话不腰疼地问他为什么不是每天洗?也不想让他再换一块,因为下一块说不定会更糟。我只是在考虑以后是不是应该找个好一些的地方。但是我这种近似于光头的毛寸,好像不至于这么矫情。而且如果谁都不在这种小店理了的话,想必是会倒掉的,家门口的水果店、饭店、咖啡店、理发店一家接一家地换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好在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矫情。我就这么没什么边际地想着,他手上活也一直没有停下来。

整个过程中,一句话都没有再讲。我挺喜欢这样的,理头时候说的那些话大都是不疼不痒的,而且还有吃进自己头发的风险。只是后来他一剪子把头上的一块剪去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根本没有理解我说的发型是什么。但是我依然没有说话,我总不能让他把剩下的部分留长些。那这块就变成了一个坑。一个地方按一个型剪短了,剩下的自然也得照着剪下去。

他收了推子、剪刀,又用吹风机把头发渣滓吹干净了。我都以为他要让我起来去洗头了,他拿了面脑袋大小的镜子过来放在我后面问我怎么样。

我看着镜子里的圆圆的头型问:“你还记着一开始,我是怎么说的吗?”

他没说话。

“我说‘毛寸儿,边儿上都剃上去,上面稍微短一点儿。’,我想知道在你们的语言里”——我是北方上,理发的小伙是南方人——“‘稍微’是个什么意思?”

他对我怎么说的没有表示异议,但是对于结果有。

“这就是稍微短了一点儿啊。剪掉了大概三分之二,哦,不,三分之一。”

“ 是,三分之二。我理解的‘稍微短一点儿’应该是这样的。”

我把手从围布里面伸出来,比划出一指长的长度。一指比我原来的头发长些,是为了确保他能看清距离上的变化。然后把这个长度缩短了一骨节的距离。我是看我的手说的。所以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在看我的手。

“看来我下次是不是应该找张纸把我想要的发型画下来才能讲清楚?”

“那不用的,你原来的头发没有那么长的。我就是剪掉了三分之一的。而且你上面留太长了的话是会翘起来的。”

他说的没有错,我头发硬,起来之后也没有洗过头,所以来的时候的确是翘翘着的。我也没再说什么,理头不像买东西,不满意可以换。我现在就算想换也得等上一个月才行。我只能先去洗头。

洗头的时候小伙还在跟我继续解释。

“毛寸儿其实都是这样的。”

“看来我下次得换个词儿了,不能说毛寸儿。”

“你周围剃短了,上面也得短一点才好看,要不然头发就不齐。”

我心想,不觉得宫城良田的发型难看,更不觉得赤木刚宪的发型比他的看好。

“我想要的,是我觉得看的发型,不是你觉得好看发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你觉得什么样的发型好看,我不关心。”

洗完头,照例帮我擦干。

“吹一下吧。”

“不用了。”

“还是二十块钱是吧?”

“是的,支付宝是吧?支付宝扫这面。谢谢你啊。”

我走出去的时候,都没有说再见。

再读《一九八四》

上一次读《一九八四》大概是两年多以年,读了半本就感觉难以读下去了。听过了老一辈人讲文革,讲上山下乡,了解过那段疯狂的历史,再来看这种想象出来的专权统治下的生活状态就感觉一点儿味道也没有。唯一的新鲜东西就是那个连周围人的心跳都可以监测到的“电屏”,却又因为这种比其它东西超前太多而感觉格格不入。于是中途放弃了。

然而看书看一半这种事儿,一但想起来,就像撒尿撒一半一样让人十分不爽。这个十一没有回家,也没有别的事情,就自己一个人在家,于是就又把这本捡了起来。我看书一般比较慢,这次花了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完了就已经是快的了,快是因为我这次的确被吸引和震慑到了。

这本书,不是一个寓言,也不是科幻,也不是政治。它是启示录,给人以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的启示录。这绝望,不是指那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监控,监控可以避开;也不是每况日下的生活环境,恶劣的环境还可以忍耐。那绝望,来自面对人性的泯灭和精神的摧残时的无力感;那绝望,就像是被一群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丧尸所包围的感觉。就像书里所阐释的那样(括号里是我加的潜台词):

党所做的最坏之事,是说服人们仅靠(自己的)冲动或感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你什么事儿都要依赖党),而同时让你在现实世界上变得彻底软弱无力(因为你自己一个人什么都不是)。

一开始,他以自己仅能做的方式——写日记——抗争着,并寻求着莫须有的兄弟会的同盟,却又不得不提防着身体所有的人,从一个个眼神、细小的动作甚至说话的方式上来分辨周围的人。他找到了奥布兰,因为奥布兰的肢体动作给他以一种安全感,奥布兰也找上了他,他也好像找到了组织,第一次会面就坦白了。然而现实轻易地将他的希望击碎了,他的判断全是错的。他觉得正统的,不正统的,都被抓进了仁爱部,或者是直接蒸发掉了。他时常造访的杂货店掌柜却是他时刻提防的思想警察。他自己还什么事儿都没有为组织做,就被抓进了仁爱部。事实上,他是掉入了别人的圈套,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在他内心最有希望的时刻,把他打入无间地狱。更糟糕的是,哪怕身陷囹圄,他依然无法确认对方是敌是友,他没有头脑,没有思想,没有判断的基准。他只有接受,按照对方想要的那种方式去接受。他放弃了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还发自内心地认为二加二等于五。他没有死,他被净化了,他感觉“像是走在阳光下。但是原来的那个他,便同时被看守射杀了。他所有曾经有过的真实的快乐的童年回忆,都变成了“虚假的记忆”。而他的爱人,朱莉娅,原本一个活泼、机警看透了党的无聊手段的软妹子,从仁爱部出来也变得如同死尸般僵硬。

因为从精神层面上,他们都被摧毁了。

“他们进入不了你的内心。”她曾经说过,然而他们能够进入你的内心。“在这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将永远抹不掉。”奥布兰曾经说过,那是实话。你无法恢复某些事情,还有自己的行为,你内心的某些东西被损毁、焚烧并且被烙上了别的东西。

这是一悲剧。温斯顿曾经试图寻找过解决的办法,所谓的兄弟会给他了他“那本书”其实并没有讲任何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只是把老大哥的革命理念从现实的角度解释了一遍。然而所讲述的本质内容却是: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这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奥布兰所说:

群众永远不会造反,再过成千上万年也不会,他们没能力。

为什么没能力?温斯顿也知道:

他们从未学会思考,……   P182

“那本书”里也解释道:

完全不用害怕群众,由其放任自流,他们就会一代接一代、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地工作、生养、死去。他们不仅没有造反的冲动,而且不会明白世界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对他们(指处于战区的人)来说,哪一方取得胜利完全无所谓,他们明白统治者变化无非意味着他们仍然要继续干同样的活,因为新主人会跟旧主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这不仅仅是剧中人的悲剧,也是作者无奈的控诉。他在他的杂文中《我为何写作》中提到:

一九三六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这不是一本挑战想象力的小说,它在引导人们观察与思考这个社会,以防跳入掩盖在鲜花与掌声中的陷阱。他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在他书中通过反讽等手法提出的关于社会制度和阶级的见解势必是浅薄甚至幼稚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引导的作用。 也并不妨碍读者去作出自己的判断。它不告诉你答案,它也不应该告诉你答案,因为答案要靠你自己去探求。就像书里说的:

为什么一定需要一些年代久远的记忆,让人记着以前并非如此时,才会觉得这些是不可忍受的?

有些事儿,本是是非自明,无需佐引,无需类比,无需判例。但是前提是,你得有颗通事明理的心。

这本书细细读来着实发人深醒。4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