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程序员 第三品

《金刚经》的前面两品都是铺垫,佛祖开始说正事是第三品。正文如下:

金刚经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当年年少中二的时候,读到第一句“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就去闭目参悟武功心法去了,后来什么都没悟出来,这经的后半句也没读下去。直到多年之后,再来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佛祖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我先来翻译一下大意:

佛跟须菩提说:“你们应该和他们讲:如果你说‘我把所有众生都度了’。其实就没人被度,因为你有众生相的话,你就连菩萨都不是。(菩萨都不是,你度个毛啊)”

先小科普一下“灭度”,即“度灭”,就是超脱生死的意思。只是一种得了无上智慧后的一种状态,不是指死。涅槃也不是死的意思。没死也可以涅槃。

佛祖这里说的‘度’、‘菩萨’,其实只是一种比喻。而不是单纯地说‘度’或教育‘菩萨’。而是在阐释一种理念。我想了很久,如何用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比喻来解释这个理念。但是感觉比喻还是太间接,还是直接讲理念是什么比较直接,用比喻的形式来说话,对听众的“慧根”要求太高,可能听了还是听不懂,而一句话说了,听众没听懂,就是白说。

佛祖的这个理念可以有很多种讲法,比如“内容”和“形式”,“动机”和“手段”,“过程”和“结果”。其实都是同一个理念的不同表达形式。

“度众生”,是形式、是手段,是外在的结果。佛祖想说的是,心大于法。如果你动机不纯,过程不正,内容不善,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不会得正果。(佛祖在这里没说什么“纯”、“正”、“善”,我纯粹为了工整而硬加的。而且佛祖想说的其实也并不是这些,佛祖想说的就是心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度只是手段。没有一个合适的心态,度也是白度。)

所以做人做事儿,最重要的是你的本心。明朝大哲王守仁创立的心学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卷一》

这里的心,指的是“道心”,而非“人心”,和佛教里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体是一个意思。至于两者的区别,王守仁自己的解释是:

“只说‘明明德’,而不谈‘亲民’,便似老、佛。”

意思是认为佛学只是让人开悟、明至理,但是普罗大众完全用不上。所以说王守仁的心学理论上是比佛学更接地气并有实用价值的。但是心学IPO才小几百年,没有佛教根基深厚。王守仁的名气也没释迦牟尼大,所以人们平时聊天放屁、插科打诨都是拿佛祖开涮,提王明阳也没人知道啊。

你看哈,很多宗教、理学的经典其基本理念都很类似,按初中政治、历史课本的话说,都是唯心的,都是错的。说到唯心,我就又想插一嘴。我一直就特别纳闷儿,你看哈,量子力学解释不了女人为什么老问男人诸如“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之类的问题,也没人说量子力学是错的,但是有些人总是用唯心主义解释不了这个世界运作的原理为由,认定所有的唯心主义学说都是荒谬的。

这个扯远了。

我们回到第三品的经文上,这个在说什么事儿呢。我先引用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结果正义是不是就可以无视过程的正义性。我回答说不是,我说因为你的过程,可能就是别人的结果。而这段佛经更进一步,过程都不够,而且要考量初衷及动机。所以你看出家人总是一本正经、心无旁骛的,因为他心有邪念都不行。佛祖就看不上他。

这段经文还说了什么呢?我们想想之前的问题是什么?须菩提问的是,如何降服善男善女的心,让他们也像如来佛祖一样有大智慧,得以超脱(涅槃)。

那佛祖回答这些是什么意思?其实有两层额外的意思(佛祖从来不说狠话,所以没有直说):

  1. 须菩提,你这是想去度化众生么?你这想法就不对啊。你在分你、别人、众生。
  2. 众生其实是度不了的。如果能度,佛祖就直接说了。而且,众生是不需要度的。佛祖也从来没有想过去度化谁,甚至也不关心有没有人能度。

说白了就是在批评教育须菩提。

至于说原文里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啥意思,因为我并不是在讲经,这里就不展开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