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头

家门口有家小理发店,开了大概有一年多了。已经去理过大概有七、八次了吧。但是我依然没有搞清楚他们家早晨是几点开门。

那天早晨起来没什么别的事儿做,九点就去了,门还没有开。压了半个小时的马路回来,远远地看见门口黑白两色的转柱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心里就有些不安,心想这么晚还没开门,不会是歇业了吧。走近一看,门倒的确是开了,只是三个伙计都还在准备,要么低着头打理自己的头发,要么低着头在扫地。我使劲把门拉开,想着弄出点什么声音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声音没有盖过他们手里的吹风机。我走进去站着,看着其中一个吹着头的伙计。

他抬起了头看着我,脸上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像是不太理解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想或许是太早了。

我伸出剪刀手朝着自己的脑袋比划着说:“剪头。”

他才恍然大悟一样,跟我说:“先坐会儿吧。”

于是我就找了离我最近的椅子坐了下来看手机,他继续吹他的头。

“先洗个头吧。”过了几分钟,他打理完了自己的头,朝我说。

我把手机揣到裤子兜里朝里面的洗头台走去。里面有两个洗头用的躺椅,我正在考虑应该用哪个的时候,他伸手指着其中一个。我走过去,偏着头往椅子上扫了一遍,确认椅子上没有水珠什么的才坐了上去。洗头很快,冲水,打洗发水,揉一遍,再冲,擦,吹干。前后两分钟的事儿。不推销充值卡,也没有家长里短的客套铺垫。虽然洗的时间短了些,但是是全然属于自己的,能安静地享受。

“怎么剪?”,洗完坐定之后,理发的小伙照例问到。

新人来理就是这点很麻烦,你要跟他解释清楚到底要剪成什么样。

“毛寸儿,周围都剃上去 ,上面稍微短一点儿。”

“都剪短是吧?”

这不像是真的在问我,而只是确认一下,于是我没有再说什么,况且我觉得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且毛寸这种发型,哪怕你什么都不说,光是看现在的样子,也大概能知道一个月前每个部分是多长。问一下更多的是确认这次是不是要换个新的发型。

他也没什么迟疑地上手开剪了。我想他是明白的。

他把围布给我围上的时候,一股汗臭扑面而来。

“你们这个该洗了吧?”

“什么东西?”

“这个。”我的手被盖在围布下面,于是就把整个围布撑了起来。

“这个洗不掉的,做头发的时候滴上去的。”

他说的应该是围布上被染发液染上的颜色。

“我是说汗臭味。”

“我们有洗的,一个星期洗一次,只是那些块是洗不掉的。”

“我没有说那些块,我说的是汗臭味!”

他没有再说什么,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我也不想坐着说话不腰疼地问他为什么不是每天洗?也不想让他再换一块,因为下一块说不定会更糟。我只是在考虑以后是不是应该找个好一些的地方。但是我这种近似于光头的毛寸,好像不至于这么矫情。而且如果谁都不在这种小店理了的话,想必是会倒掉的,家门口的水果店、饭店、咖啡店、理发店一家接一家地换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好在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矫情。我就这么没什么边际地想着,他手上活也一直没有停下来。

整个过程中,一句话都没有再讲。我挺喜欢这样的,理头时候说的那些话大都是不疼不痒的,而且还有吃进自己头发的风险。只是后来他一剪子把头上的一块剪去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根本没有理解我说的发型是什么。但是我依然没有说话,我总不能让他把剩下的部分留长些。那这块就变成了一个坑。一个地方按一个型剪短了,剩下的自然也得照着剪下去。

他收了推子、剪刀,又用吹风机把头发渣滓吹干净了。我都以为他要让我起来去洗头了,他拿了面脑袋大小的镜子过来放在我后面问我怎么样。

我看着镜子里的圆圆的头型问:“你还记着一开始,我是怎么说的吗?”

他没说话。

“我说‘毛寸儿,边儿上都剃上去,上面稍微短一点儿。’,我想知道在你们的语言里”——我是北方上,理发的小伙是南方人——“‘稍微’是个什么意思?”

他对我怎么说的没有表示异议,但是对于结果有。

“这就是稍微短了一点儿啊。剪掉了大概三分之二,哦,不,三分之一。”

“ 是,三分之二。我理解的‘稍微短一点儿’应该是这样的。”

我把手从围布里面伸出来,比划出一指长的长度。一指比我原来的头发长些,是为了确保他能看清距离上的变化。然后把这个长度缩短了一骨节的距离。我是看我的手说的。所以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在看我的手。

“看来我下次是不是应该找张纸把我想要的发型画下来才能讲清楚?”

“那不用的,你原来的头发没有那么长的。我就是剪掉了三分之一的。而且你上面留太长了的话是会翘起来的。”

他说的没有错,我头发硬,起来之后也没有洗过头,所以来的时候的确是翘翘着的。我也没再说什么,理头不像买东西,不满意可以换。我现在就算想换也得等上一个月才行。我只能先去洗头。

洗头的时候小伙还在跟我继续解释。

“毛寸儿其实都是这样的。”

“看来我下次得换个词儿了,不能说毛寸儿。”

“你周围剃短了,上面也得短一点才好看,要不然头发就不齐。”

我心想,不觉得宫城良田的发型难看,更不觉得赤木刚宪的发型比他的看好。

“我想要的,是我觉得看的发型,不是你觉得好看发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你觉得什么样的发型好看,我不关心。”

洗完头,照例帮我擦干。

“吹一下吧。”

“不用了。”

“还是二十块钱是吧?”

“是的,支付宝是吧?支付宝扫这面。谢谢你啊。”

我走出去的时候,都没有说再见。

再读《一九八四》

上一次读《一九八四》大概是两年多以年,读了半本就感觉难以读下去了。听过了老一辈人讲文革,讲上山下乡,了解过那段疯狂的历史,再来看这种想象出来的专权统治下的生活状态就感觉一点儿味道也没有。唯一的新鲜东西就是那个连周围人的心跳都可以监测到的“电屏”,却又因为这种比其它东西超前太多而感觉格格不入。于是中途放弃了。

然而看书看一半这种事儿,一但想起来,就像撒尿撒一半一样让人十分不爽。这个十一没有回家,也没有别的事情,就自己一个人在家,于是就又把这本捡了起来。我看书一般比较慢,这次花了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完了就已经是快的了,快是因为我这次的确被吸引和震慑到了。

这本书,不是一个寓言,也不是科幻,也不是政治。它是启示录,给人以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的启示录。这绝望,不是指那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监控,监控可以避开;也不是每况日下的生活环境,恶劣的环境还可以忍耐。那绝望,来自面对人性的泯灭和精神的摧残时的无力感;那绝望,就像是被一群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丧尸所包围的感觉。就像书里所阐释的那样(括号里是我加的潜台词):

党所做的最坏之事,是说服人们仅靠(自己的)冲动或感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你什么事儿都要依赖党),而同时让你在现实世界上变得彻底软弱无力(因为你自己一个人什么都不是)。

一开始,他以自己仅能做的方式——写日记——抗争着,并寻求着莫须有的兄弟会的同盟,却又不得不提防着身体所有的人,从一个个眼神、细小的动作甚至说话的方式上来分辨周围的人。他找到了奥布兰,因为奥布兰的肢体动作给他以一种安全感,奥布兰也找上了他,他也好像找到了组织,第一次会面就坦白了。然而现实轻易地将他的希望击碎了,他的判断全是错的。他觉得正统的,不正统的,都被抓进了仁爱部,或者是直接蒸发掉了。他时常造访的杂货店掌柜却是他时刻提防的思想警察。他自己还什么事儿都没有为组织做,就被抓进了仁爱部。事实上,他是掉入了别人的圈套,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在他内心最有希望的时刻,把他打入无间地狱。更糟糕的是,哪怕身陷囹圄,他依然无法确认对方是敌是友,他没有头脑,没有思想,没有判断的基准。他只有接受,按照对方想要的那种方式去接受。他放弃了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还发自内心地认为二加二等于五。他没有死,他被净化了,他感觉“像是走在阳光下。但是原来的那个他,便同时被看守射杀了。他所有曾经有过的真实的快乐的童年回忆,都变成了“虚假的记忆”。而他的爱人,朱莉娅,原本一个活泼、机警看透了党的无聊手段的软妹子,从仁爱部出来也变得如同死尸般僵硬。

因为从精神层面上,他们都被摧毁了。

“他们进入不了你的内心。”她曾经说过,然而他们能够进入你的内心。“在这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将永远抹不掉。”奥布兰曾经说过,那是实话。你无法恢复某些事情,还有自己的行为,你内心的某些东西被损毁、焚烧并且被烙上了别的东西。

这是一悲剧。温斯顿曾经试图寻找过解决的办法,所谓的兄弟会给他了他“那本书”其实并没有讲任何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只是把老大哥的革命理念从现实的角度解释了一遍。然而所讲述的本质内容却是: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这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奥布兰所说:

群众永远不会造反,再过成千上万年也不会,他们没能力。

为什么没能力?温斯顿也知道:

他们从未学会思考,……   P182

“那本书”里也解释道:

完全不用害怕群众,由其放任自流,他们就会一代接一代、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地工作、生养、死去。他们不仅没有造反的冲动,而且不会明白世界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对他们(指处于战区的人)来说,哪一方取得胜利完全无所谓,他们明白统治者变化无非意味着他们仍然要继续干同样的活,因为新主人会跟旧主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这不仅仅是剧中人的悲剧,也是作者无奈的控诉。他在他的杂文中《我为何写作》中提到:

一九三六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这不是一本挑战想象力的小说,它在引导人们观察与思考这个社会,以防跳入掩盖在鲜花与掌声中的陷阱。他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在他书中通过反讽等手法提出的关于社会制度和阶级的见解势必是浅薄甚至幼稚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引导的作用。 也并不妨碍读者去作出自己的判断。它不告诉你答案,它也不应该告诉你答案,因为答案要靠你自己去探求。就像书里说的:

为什么一定需要一些年代久远的记忆,让人记着以前并非如此时,才会觉得这些是不可忍受的?

有些事儿,本是是非自明,无需佐引,无需类比,无需判例。但是前提是,你得有颗通事明理的心。

这本书细细读来着实发人深醒。4星推荐。

 

《挪威的森林》

高一的时候就听的过这本书,听说有些黄,于是也就没有好意思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借出来过,一则我当时的脑子根本不走这经,去图书馆借来的小说之类大都是原样的还了回去,翻都没有翻过,二则省得被老师叫去叮嘱一翻,毕竟在那时,学业才是头等大事,所有其它的可能会影响学习的,都会被老师当成潜在的威胁加以约束。三则同等的书实在太多,都想去看,却又不知道哪本适合自己看,于是就一本也不看。

十几年间试着读过几回,但是基本都没有读完一章过。这几天赋闲在家,手头上又没有其它的书好读,于是又捡起来读,这一读便不可收拾,一气读完。现在想来,之后没有读下去,大体是因为没有读懂;而现在读出点眉目自然就了读下去的兴致。早些年好读些修仙小说,现在读来却味同嚼蜡。这样说起来的,我的阅读品味比我同学们落后了十多年,他们在十七、八岁的年纪读着十七、八岁的爱情故事,而我到了三十岁才读得来。这个想法直到我卒读全书都耿耿于怀,懊恼没有早点硬着头皮把书看完,因为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大概算是青春爱情小说,不过看完我更觉得这是本讲人生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个主人公都有自己十分独特的对于人生和对于爱情的看法。只是渡边自己直到最后才对自己的爱情明了起来。其他人的结局都很直接,要么自杀,要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爱情的目的并走了下去。这好像是在对几种不同的人生观、爱情观做一个比较。有的长久,有的自我毁灭。渡边作为一个普通人,放进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其实一开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人生观,被敢死队引导着爱干净,被木月引导着接触女孩,自己甘做一根链条,大学的朋友永泽也是被动地被找上门,被引导着去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他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但是与其它人相比,他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所有人都会喜欢白纸,坦诚的白纸。没有一丝别人的痕迹。所以渡边也是一直夹在缝隙间游走,直到直子死去,玲子给他做了心理疏导,他才缓过来,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爱情。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部讲述渡边的成长的小说,这也不错,只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多样,和每个个体的取舍。有的人无法取舍,就走向了灭亡。人生是有选择的,而且是有很多的选择的,找到自己的本心和位置,而不去纠结于旁人的理解。十七、八岁乃至二十三、四的楞头青,一如当年的我,思想单纯而没有目标,只知道傻傻地对自己脑子里臆想出来的东西信誓旦旦 ,却不见眼前的其它的路。

书有好坏,不以内容论。好的书,给你打开好几道门;坏的书,一叶蔽目。

三十而立

孔子有言,三十而立。我出生之后,地球绕着太阳转了三十圈,我便算是三十岁了,可是如何衡量“立”呢?这里的立和“成家立业”、“安身立命”中的立并不是一个意思,因为孔子又说自己四十不惑。当一个人还迷茫着的时候,业是无所立的。

《论语 泰伯》中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所说的立,是知礼明义、能辨是非,三观确立的意思。这事儿听上去并不难,谁不辨是非了?谁又没个三观呢?你去问任何任何一个十八岁以上的人,你有三观吗?你有是非观吗?八成人会觉得这是个侮辱性问题,心情不好的还可能把你揍一顿。你也可以问些隔靴搔痒的具体问题,人们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毕竟我们这代人从小耳濡目染的政治正确性和满世界的心灵鸡汤文不是白灌的。但是如果你去看看百度社会新闻,你却会觉得这个社会上奇葩怎么还是这么多。好像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说一套做一套,说得只是让别人舒心,做得只让自己舒心。而且这部分人并不占少数。搞到现在,“政治正确”俨然成了“现实不可行”和“空口说白话”的代名词。这些人,能说是知礼明义吗?但是如果你去质问他们行为,他会觉得你才是傻逼,甚至可能又把你揍一顿。为了避免出现刑事案件,大家还是处于一种:“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和平共处、相互视为二逼”的状态安全一些。

有些人就这样心口不一地过一辈子,一辈子也没立得起来。至于他这辈子这样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没有资格评判。只是大凡年过半百之人,即使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不好,也多半不会再改变自己的做法,而是竭尽其所能地让自己的做法合理化。改变本身也许不难,难的是解开心结,改变即是否定自己的过去的大半辈子。这也是为什么人越老就越顽固,越因循传统。因为没有人愿意否定自己的过去。所以三四十当立,三四十不立,就很难再立起来了。

但是立没立,这事儿不是别人说的,是看自己,毕竟明事理、确三观这种事本就是个人的事儿。无需了解孔子的立是什么意思,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过我倒是觉得从几个方面,大概可以看出一个人还没有立。

  • 感到迷茫,没有方向
  • 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 消极厌世,没有热情

关于最后一条,并不是说不能厌世,一个人完全可以去过遗世独立、闲云野鹤的生活,那也是一种热情,一个没有丝毫热情的人,是连自己都会放弃掉的。如果一个人三者皆无,那绝无可能说这个人立了。

然而在现实中,刚毕业的学生容易迷茫;自己知识不足的很难产生主见;在公司上班领工资的容易失去热情。于是乎,其实所有人都可以堕入这个深渊。而当这个社会产生了这样的环境的时候,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你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不如人意。

  • 我们的垃圾分类推行数年毫无进展,因为民众普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热情。
  • 我们的老人倒了没有人敢扶,因为很多人被那些没有立的人坑怕了。
  • 我们饭店的食品质量普遍不好,因为从业人员多只是当成个营生,而不是事业去做。他们没有尽力做到最好的动力。
  • 我们的年轻人最喜欢比较哪个公司好,哪个工资高,学什么又轻松又有前途。因为他们普遍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兴趣,基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更无法对这个世界产生自己的主见。
  • 我们几乎所有的市民可以参与的市政公开讨论决议,都最终流于形式,比如环评。因为种种原因。
  • 我们的公司里,每一个新加的规定,每一个新封的网站,都是那些占便宜、钻空子的人留下的丰功伟绩。所以我们的报销越来越难,可以访问的网站越来越少。这群害群之马倒也立了三观:唯个人利益是从。这没什么不对,个人利益放什么位置个人说了算。但是他们只是社会常识的储备都不够,为了一两次的眼前的好处,损害的所有人,包括自己的长期利益。然后他们还会抱怨公司,而从不问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合适。简直就是“猪队友”。(有多少公司因为受不了小部分员工把内部免费的东西随意拿取而最终取消这些福利的?我数都数不过来。)

有时我们明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的是错的,自己也认同,却依然做不到。因为多数时候,不去这样做,反而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会有更大的好处。只是这样的最终结果会是,生活在一起的所有人,最终,都无法从中得到他们本可以得到的更大的好处。

在有些国家,“立”的人占多数,于是人们之间,至少在表面上,是友善的;对于生活,至少貌似是有热情的。人有爱心有热情了,才能更好地创造东西。比如我们知道日本没有假货,质量也好,有人从尿布到电饭锅都从日本海淘,倒不说别的国家的东西一定会比中国的好,但是至少不会被坑,一分钱一分货。在国内或许的确有同等品质的产品,甚至可能还更便宜。但是他们都已经淹没在一片假货的海洋中。大概没很多人会愿意花一天时间多方求证只是为了确认一件产品的品质和商家声称的一样。去外国海淘既省时又放心。而在国内真心做良心产品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根本支撑不下去。于是也转而降低品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这样产生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的生活中就要天天提心吊胆地,在外面吃饭会怕垃肚子,在淘宝买个东西会是假货或是质量差。甚至与陌生人打交道,都会默认对方是坏人,是有所企图才找上门来,要么是推销东西的,要么是劫钱劫色。于是生活于其中就非常累,人累了就这容易失去热情,失去了热情这人也就废了,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更糟糕的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久了,人们甚至会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常态,甚至都不想去改变,只想着去适应这个环境。那就真是没得救了。

国家之前大力扩大教育,无论结果如何,绝对是正确的方向,只有当人们都明事理了,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好。之前我说过,我是反感并支持着国家建立GFW的,原因也是类似的,在人们明事理之前,人们普遍对互联网上的信息没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听风就是雨。听见日本核电站事故,超市里的盐就没有了;听见长江飘着死猪,就半个月不吃猪肉,还把超市的水买光了。这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人们常常抱怨政府封锁消息,这的确是政府的不对,但是如果民众总是毫无头脑地解读这些消息,甚至造成更大的灾难,这些消息还是封锁起来的好。当然政府更好的做法是,不封锁消息,但是在发布消息的时候同时公布所有的相关信息、解释、建议等。避免民众恐慌。但是且不论政府有没有这个水平,即使政府都做到位了,就能避免民众那些不理智行为了吗?民众会听政府的解释吗?有人会想,政府做的对不对是政府的事儿,民众听不听、信不信是民众的事儿,政府不能假设民众都是傻子。但是请想想,如果政府真这么做了,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民主政府。好了,不说了,这种讨论是没有头的。我只想说,如果投票要不要废除GFW,如果我在国内,我是会从我的个人利益出发,投赞同票,因为我要访问所有的网络。但是政府立法决定我们要有GFW,我也表示理解和支持。至于这么做对不对,好不好,我不在其位,不操闲心,不作评论。如是而已。

一言蔽之,希望我们早日过上没有贫困,没有GFW,没有假货的生活。敲键盘、烂笔头没有用。当每一个人都热爱生活,享受自己的人生的时候,那日才会到来。我尽力过好我的生活,也希望每个人都好。

我是Hugo,程序员。喜欢编程,喜欢思考。其间总有一些东西想要记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个博客。这并不是我的第一个博客网站,但是是第一个属于我的独立网站,而这是第一篇,我想应该先说下我自己。

我喜欢追根问底,从不轻信听到的任何信息,无论其来源多么权威,更喜欢挑战权威。喜欢思考各种问题,从技术到人生到社会。

我猎奇心重,对世界上各种事儿都有兴趣,小到看书、做饭、喝咖啡;大到天体物理学。

我容易感动,是个听音乐看电影都会哭的人;但是心肠却并不软,不会给乞讨之人一分钱。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

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与体验,于是十分在意自己的感受,对影响自己的感受的人和事儿会很反感。

我认为幸福的来源在自身。幸福不是能被他人给予的。一个人必须能用心地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但是这个想法并不妨碍我在物质上的追求,因为那也是一种体验。

我理解力强,并对没相应的理解力与逻辑思考能力的人缺乏耐心。

我是个精英主义者,认为社会需要精英的管理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有些人就是得被人管。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所以即使社会不是由精英管理我也无所谓。对社会的各个阶层没有偏见或歧视,但是对某些让我产生不适的生物个体会有反感。

我对肤浅地针砭时事的社论没有兴趣。用我的一个想法来说明一下:我反感局域网带来的不便,但是我支持当局对局域网的建设和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和封锁。懂的人自然懂。

我会固执地做我自己觉得正确的选择,哪怕这事儿其实我已经看透,并知道我做的事儿对全局一点意义都没有也照做无误。做我自己,追求本心,是对我自己有意义的事儿。

我不会囷于任何无谓的风俗习惯,也不在意思旁人惊诧的目光。因为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只要没有妨碍到他人,他们的惊诧与误解与我无关。

我喜怒形于色,虽然不很明显,不熟悉的人一般看不出来。

我对人一般很友好,但是对自己看不惯的人会有干架的冲动。可惜从来没有实施过。

我做事儿会考虑时间价值。因为我觉得一生很短。反感一切浪费时间的事儿,如有可能,就花钱买时间。但是我会玩游戏,会发呆,这并不矛盾。

我喜欢Jazz,也喜欢许嵩的中国风。但是不追星。

我喜欢看书,范围广泛,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到《少有人走的路》,从《斗破苍穹》到《道德情操论》,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黄金时代》。

我喜欢收藏,从钢笔到邮票到书到硬币到各类票据。

我喜欢看漫画,三大日漫都在追。

我喜欢小雨天,喜欢听雨声,喜欢开着窗户睡觉。

我喜欢各种小动物。

我喜欢书法。

我不抽烟,但是抽过烟。

我喜欢玩RPG游戏,走刺客流。也喜欢玩Minecraft,但是创造力并不怎么样。只是用来消磨时间而已。我不喜欢对战类游戏,因为我手比较残。

我胆小,恐怖游戏都不敢玩。但是现实中,我并不怕黑,也并不怕鬼,也并不怕死。我怕死得无谓。

我不挑食,独不爱吃苦瓜,但是有时依然会买来吃,因为如我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与体验。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放弃。

我喜欢做饭,而且手艺不错,但是只在心情好有时间的时候才自己做,因为有太多更喜欢、更重要的事儿要做。我不喜欢为了省钱自己做饭。

我记不住人名,连楼上楼下对门邻居的名字都记不住,更不要问我漫画、电影、演员之流的人名了。

我就事儿论事儿。比如对代码苛求完美,但是对发型,一直是板寸。那么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我喜欢旅游,但是对于在国内旅游没有太大兴趣,以国内的服务品质,被服务就是被虐。这无关服务场所档次。整体而言,服务人员的素质没有到,也没有用心服务的心。

我这人不恋家,这里所说的家是指父母家。我已经有自己的家了,我只恋自己的家。

我做事儿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比如写代码,可以从早写到晚。

我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工作。

我基本没有迟到过。

下面是一些个人观念上的事儿,可以用来判断我们是不是一类人。不是一类人一般会相互嘲讽,但是你们放心,我从来不放在心上。

我铭记着历史,但是我依然喜欢日本。

我相信中医有可取之处,但是认为当代中医已经没落。像这个世界上多人都是庸人一样,认为多数医生都是庸医,所以不会严格地遵医嘱。

我还坚信有外星人。

我支持转基因,即使有证据证明有些转基因产品有害。

我不介意居住地附近的信号塔。

我从不随地吐痰。并厌恶在哪怕里小便池吐痰的人。

我吃不完或是不爱吃就会剩饭。

我是INTJ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