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循环

做事儿,尤其是那种可重复操作的事儿,想要把事情做对做好,提高效率和质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反馈——修正”的回路。

用学炒菜以为例,我们可以看菜谱,了解每个步骤的先后,物料的多少,时间的长短,火候的大小。然后按这个设计好的步骤来做,做上个十次八次,如果发现并没有越做越好,是什么原因呢?

是菜谱没讲到位?下次换一本,现在下厨房APP,随便搜索一个菜名,能有十来个菜谱。一个不行,那就换一个呗。

是原料不好?下次买更好的材料。这次西红柿太生,都不出汁,下次用更熟的。 这个鸡蛋不是草鸡蛋,所以没有风味。

是工具不好?这锅太薄,导致受热不均匀,所以有的地方生的,有的地方糊了。

其实都不是。

炒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零散的几个操作的组合。火一直在烧,菜也在持续的产生变化,如果无视这些连续的变化,只是按步就班地在预设的时间点,机械地执行预设好的操作。那做出来的菜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勉强能吃而已。

炒菜的时候,要观察,看菜在烹饪过程中的逐渐变化,香味逐渐散发。比如西红柿炒蛋;西红柿下锅,多久开始出汁,出多少汁,要不要加水,加多少水,什么时间点加水,重点不是看好表、算好时间,而是要看锅里的菜,根据每次炒菜的时候的状态适时地动态的增减。有的西红柿汁多,都可以不用加水,有的西红柿水分少,想吃汤多些的,就要多加些水。

这观察就是一个获取反馈的过程,以便知道,之前的操作的结果,是否和自己设想的一样。 然后动态地调整下一次的操作。观察的本质,是从外界获取信息(而非自身的主观认识。)修正的本质,是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出新的认识,然后改变自己原来的认识,是对自身认识的修正。

如果你炒一个菜,等完全炒完了,再来看结果,是不是和菜谱上的一样,不一样,有改进空间,分析一下哪里没做好,下次炒的时候改进。那么炒一个菜,就是一次观察与修正的循环。可以想一下,这样要炒非常多次菜,才能把修正出好的结果。

但是这样的“观察与修正”的循环,在一次炒菜中,其实可以有很多次。过程中的每个操作,无论是加水加盐,甚至什么时候盖锅盖,锅盖的角度是多少,都可以存在建立观察与修正的循环的机会。

这样,炒一个菜,建立这样观察与修正的循环的次数越多,从这次炒菜中所学到的新的知识也会越多。也就能越快地把一个菜炒好。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炒个菜看上去很轻松很顺利地就炒好了,但是有的人无论炒多少次,都还是一样的结果。同样是炒一个菜,有的人在整个炒菜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无数的心得。但是在有的人的世界中,炒菜只是严格按菜谱要求,使用不同的工具,在几个指定的时间,把精确重量的食材放进去翻炒而已,没有任何新的发现和领悟。这两种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两个人在可见的行为上,可能又没有任何明显的差别。因为心得、领悟、发现这样,都是在整个过程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内心的活动。

炒菜是这样,做事儿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只是按计划去做,追求计划或方案本身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但是却没有对真正重要的执行过程,花足够多的心思,只是机械地执行,那结果,多半就和第一次炒菜一样,不会尽如人意。

艾森豪威尔有句话,我在看来表达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Plans are worthless, but planning is everything.

无论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其实都没什么用,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做什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势必会对原计划产生影响和改变(于是说,原来的计划就没什么用了)。

所以,不要在意别人讲的上海计划几号解封的传说,多在意一些,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上海早日解封。如果你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至少可以多做些准备。

发表回复